不得不說,在以前河里的魚真多,各種小河魚讓人數都數不過來。在我們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閑扯中,總結出了6種20年前常見也常吃的小河魚,可是現在卻是可遇不可求了。
第1種就是“餐條子”,有些地方也常叫它白條子,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小魚,因為這種魚還有變色的本領。當它在水里面的時候,你站在岸上看它,就像是一把藍色的小刀,只因它的身形確實很像小刀,因此也叫它“藍刀魚”、“藍刀子”。但是當你把它釣上岸,拿在手里觀察,就會發現它渾身卻并不是藍色的,而是銀白色的,尤其是它腹部更是可見大片的白色。餐條子雖然不太大,卻是農村很有名的一種小河魚,并且肉質極為鮮美,在過去不少人去捕魚、釣魚了,就對它是情有獨鐘。
第二種魚現在尤其罕見了,好些人估計都已經不認識它了,它就是鋼鰍魚,也叫它刀鰍、石錐等,是一種長得很像泥鰍的淡水魚。他說以前這種魚都被視為垃圾魚,釣到后常常用來喂家里的雞鴨了??墒乾F在才知道,它能百元一斤了。鋼鰍魚現在確實很少見了,并且它的價格貴也是事實。這種魚長得像泥鰍,但是卻非常的危險,它的背上有一排倒刺,不注意就會被它劃傷。不過鋼鰍魚的嘴巴又尖又細,個頭也要比泥鰍大很多,像20年前河里常釣到半斤左右的大鋼鰍魚,有些人說這種魚還能長到一斤以上。
第三種則是河蝦了,雖然它并不是魚,但卻是一種鮮美的“河鮮”。在小時候,每當夏季下雨了,村里的河就會漲水。等到雨停了,村里的大人、小孩都會去河里撈魚,其中河蝦就非常多。在一些草叢里面一網下去能撈到好幾斤河蝦,有些個頭大的比大拇指還要粗。而這些河蝦,部分會鮮吃,吃不完的則會曬干了,以后慢慢吃。
第四種是鯰魚了。這可不是現在很多人討厭的“垃圾魚”,而是我國本土的一種魚。小時候就常和村里的一個老人去釣魚,而他就酷愛釣鯰魚,常常是半夜都出去,他說晚上的鯰魚更容易上鉤。
可是現在野生的鯰魚,基本很少見了。在市面上所見到的都是“洋鯰魚”,并且還是人工養殖的。
第五種魚也是我討厭的一種魚了,它長得像鯊魚,而且渾身帶有尖刺,這種魚就是黃鴨叫。農村的一些老人常說,把它捕撈上岸以后,會聽到它發出類似鴨子叫的聲音。但是我卻很少聽到過,而被它的尖刺蜇到卻是千真萬確的,并且這種痛苦絲毫不亞于被大黃蜂蜇到。黃鴨叫這種魚對水質要求極高,只在水質清澈的河流中才有,并且它和多數的魚類不同,黃魚膠喜歡晝伏夜出,在白天基本難見到它的蹤影。不過黃鴨叫喜歡聚在一起,如果找到黃鴨叫窩了,釣到一條就能釣到一群。目前雖然市面上這種魚也常見,但這都是養殖的。野生的黃鴨叫個頭都很小,一般也就一兩左右一條。
還有一種魚,不認識的人會把它當成是海魚,其實它也是小河魚,這種魚就是桃花魚,它的大名叫“馬口魚”。只因這種魚的嘴巴酷似馬的嘴巴,所以而得名。馬口魚的個頭也不大,一般也就是一兩左右。不過聽一些北方的釣友說,當地的馬口魚個頭大,一斤以上的也常見。
上面所說到的這6種小河魚,在20年前農村的河里很常見,農村人基本都認識,也經常吃過,它們的味道確實很鮮美。
但是現在這些魚,在好些河里都不多見了。而在市面上也是可遇不可求,就算是遇到了,基本也都是養殖的,而不是野生的了。一來是河里本來就少了,二來是加上禁漁的原因,不能隨意捕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