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很多人對食物的選擇也是越來越挑剔,很多吃的東西都會選擇天然的、有機的以及野生的,理由是這樣的食物吃起來更加營養健康,而那些經過機器批量生產的,以及工業化喂養的,則會存在各種問題。正是在這種思維模式下,人們普遍認為土雞蛋一定就比普通雞蛋好,所以就會花高價錢去買土雞蛋。除此之外人們對雞蛋的看法還有很多,例如紅殼雞蛋比白殼雞蛋好,蛋黃顏色越深的雞蛋營養就越好,那么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
土雞蛋也叫柴雞蛋或者笨雞蛋,主要是指農家散養雞下的蛋。而平時我們買的普通雞蛋則是養雞場的雞所下。兩者的區別就是喂養方式和食物的不同,土雞一般都是在自然環境中散養的,主要以蟲子、蔬菜、野草等為食物,而養雞場的雞則主要是以飼料為主。正是因為這些,所以人們大都認為,土雞蛋比普通雞蛋的營養要更好一些。
區別
首先從外觀上,土雞蛋一般比普通雞蛋要小一些,但是蛋黃的比例卻稍大一些。從營養方面來看,由于母雞的品種和養殖方式不同,所以兩種雞蛋在營養上也有一定的差別,但這其中的差別對人體所需的營養并無太大影響,而營養成分上兩種雞蛋都是一樣的。因為土雞蛋的蛋黃較大,所以在膽固醇含量上,土雞蛋是普通雞蛋的2倍多。
食用
在食用方面,有很多人喜歡把雞蛋弄成半生的狀態,也就是常說溏心蛋。因為有人說這樣的 蛋吃起來口感好,營養也更加豐富。然而從食品安全和衛生方面來說,普通雞蛋的細菌感染率要低一些,土雞蛋被環境感染的風險則相對要高一些。所以無論是土雞蛋還是普通雞蛋,都不建議生食。
蛋殼、蛋黃
還有一些人說紅殼雞蛋比白殼雞蛋營養好,蛋黃顏色越黃,雞蛋的品質就越好。其實紅殼雞蛋的優點就是蛋殼厚,儲存時間長,而營養上兩者基本沒有什么差別。蛋黃顏色的深淺,主要是和飼料有關,如果飼料中有青葉或者玉米,那么蛋黃的顏色就會深一些,但營養上并無太大差別。
總而言之,無論什么樣的雞蛋,它的營養都非常豐富。所以,我們平時購買雞蛋的時候,在確保安全衛生的前提下,大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購買,只要自己覺得好吃就行,到底是土雞蛋還是普通雞蛋,其實根本不重要。